連下了好幾天的雨,還會下多久呢?

這就是梅雨呀!從小看到大了,早該習慣了!
大家在來複習一下,小學課程.....
 

       梅雨名稱的由來?

梅雨是東亞地區獨特的天氣現象,源於大陸江南一帶在梅子成熟期,因受滯留鋒面徘徊影響,導致陰雨連綿而名之。

       梅雨形成的原因?

由於東亞在冬季盛行東北風,夏季盛行西南風,於56月春夏交替之際,當東北季風逐漸減弱時,源自於南方熱帶海洋的西南季風逐漸增強、並向北推進,此時勢力相當的冷暖氣團便會在華南至台灣一帶交會,形成一道近似滯留的鋒面系統,初期在華南、台灣附近徘徊,而後北移至長江流域、隨後影響日本、華北、韓國等,當北方冷氣團與南方暖氣團勢力相當時,由衛星圖可見梅雨鋒面便在其間形成,且在鋒面帶上,有中小尺度對流發生,造成劇烈天氣現象,原因是鋒面帶上氣流不穩定,加上擁有充沛的水氣,很容易引發中小尺度對流,而出現連續性的降雨並造成局部性大雨、豪雨或時有強風、雷電等現象。

       梅雨期的天氣如何? 

每年的56月是台灣的梅雨期,就氣候而言,平均約有45個梅雨鋒面系統影響台灣地區,其中又以5月中旬到6月中旬的降雨機率較大,每個梅雨鋒面系統可能導致連續數天的陰雨,兩者之間就可能有較晴朗的天氣,但是若有2個或更多梅雨鋒面系統接續影響台灣地區時,則會使連續陰雨的天數相對增長,因此雖梅雨期常有連續陰雨天氣,但也並非意味在這段期間會天天降雨。梅雨鋒面連續性的降雨,且會伴隨有較劇烈的雨勢,若未加防範往往造成災害,但是梅雨並不全只是會致災、有害處而已,下表顯示台灣各地區全年大約有19%35%的雨量是集中在56月梅雨期,它帶來的豐沛降雨是台灣僅次於颱風的重要水資源來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 P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