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想去烏來內洞森林遊樂區的,因路況不熟,跟著前ㄧ台車一直開,開到管制站。哇!不會吧,要辦入山證。還好登記一下而已,聽說前頭有坍方還是管制喔。

下次來要上網登記(真進步耶)。回到家上網查才知道,今天到的地方叫桶后

這裡真好,不少人來這騎腳踏車,空氣新鮮,坡度不會太陡,又有樹陰,還有瀑布。真是風景優美的好地方。

 

【桶後賞鳥步道】http://www.wulia.tpc.gov.tw/chinese/main03.html
烏來為台灣十大最佳賞鳥地點之一,離台北只需40分鐘車程,交通方便風光明媚,最佳賞鳥路線是沿烏來車站旁的拉卡路(桶後溪)進去,依指標前進,至孝義村一帶,路程7-8公里,步行約3-4小時,但是冬天季在這裡卻可以看到中海拔的山鳥,賞鳥時機11月至2月。

 

http://subject.forest.gov.tw/apply1/form_input1.php

桶后林道係出入桶后地區唯一道路,又區內可供停車空間極為有限,為維持林道暢通確保行車安全、保護水源地水質及維護溪流生態景觀等因素考量下,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自九十三年八月一日起開始實施『車輛總量管制』措施,每年12341112月份每星期五、六、日執行管制及511031日止每日管制,管制日管制時間為24小時,民眾在前往桶后活動前3日至60日,必須向新竹林區管理處提出申請核准,在路經烏來鄉烏玉檢查所出示核准通知查驗並辦理進入山地特定管制區手續後始得進入,透過本次車輛出入總量管制新措施來控制每日進入桶后溪的人次,以降低環境承載量,期能有效保護自然資源。

 

烏來http://www.wulia.tpc.gov.tw/chinese/main01.html

清朝中葉,泰雅族人最早來到烏來鄉境,烏來泰雅族屬賽考列克群(swqoleq)馬立巴系統(Malepa)。根據該族傳說及日人「臺灣高砂族系統研究所屬之研究」一書之考察研究,其祖先居住於今南投縣仁愛鄉旁斯博干(Pinsebukan)地方,其後因人口逐漸增加,遂向北遷移,最初遷至大嵙崁溪右岸之宜亨社(Ginhen),數年後,頭目亞維波納(Yavipuna)率族人遊獵至今福山村南方 的札亞孔(Jiyacon)及李茂岸(Limogan)地方,發現此地溪流魚豐,山林獸多,便決議遷居來此﹔馬來支瓦斯(Maraichiwas)率族人遷至今福山村西方的塔拉南,馬卡之索(Makatuswatan)率部眾至李茂岸、塔拉南、屯鹿等地建立部落。
  之後,族人大致沿著南勢溪向北移動,至清道光年間,原住於札亞孔社之亞維家族遷居於今烏來村、忠治村一帶,或向北延伸至屈尺、乾溝一帶山區。 之後由於漢人開發新店地區,才又遷回忠治以南地方。亞維布那病逝於李茂岸,他有六個兒子,一子病故,其餘五子中,巴侯(Payho)仍居住在基亞孔及李茂岸社,達那(Tanax)建立拉號社﹔依旁(Iban)是烏來社的祖先﹔巴亞斯(Payas)建立拉卡社﹔砂波(Sappo)遷居 今忠治村北方之山地,建立西波安社﹔馬來支瓦斯的後裔建立塔拉南社﹔馬卡之索的子孫則定居李茂岸社。光緒三十四年,桃園縣境有兩家族遷來,巴圖巴依侯家族於李茂社對岸建立了卡拉模基部落,拉告烏黑家族移居 希魯幹社。滿清時期,經過多次的遷移與拓展,泰雅族在烏來鄉境共建有上述九社。

  清光緒二十一年,日人據臺,至臺北縣,烏來屬縣直轄。光緒二十二年,日人設大嵙崁撫墾署,管轄臺北縣及基隆、淡水二廳之山地,二十四年,廢撫墾署,縣以下 置辦務署,改隸屬臺北縣景尾辦務署,並設置隘勇線以武力統治烏來山區。二十七年,廢縣置廳,隸屬深坑廳。宣統元年,廢深坑廳,歸臺北廳新店支廳管轄。民國九年,廢廳為州,烏來地區隸屬臺北州文山郡,仍稱「番地」,下轄烏來、桶壁、蚋哮、阿玉、李茂岸等五社。

  臺灣光復之後,政府積極實施地方自治,對於山地住民則設鄉治理,以鄉、村自治機關代替過去之部落或番社,本區改制為烏來鄉,隸屬臺北縣文山區。三十五年六月十五日,烏來鄉公所正式成立,下轄烏來、信賢、忠治、孝義、福山等五村,三十八年三月一日,為加強山地組織,改隸屬北峰區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 P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