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http://www.cc.ntut.edu.tw/~wwwoaa/oaa-chinese-introduction-1.htm

台北科技大學創立於 1912 (日本臺灣總督府於臺北廳大加堡大安庄(即本校現址)設立「民政學部附屬工業講習所」,分設土木、金工及電工二科,是為台灣工業教育之肇端。),為台灣開辦最早、歷史最悠久之工業學府之一;而「紅樓」位處校園中心,在四周新式校舍襯托中,越發引人思古之幽情。從其使用材料及位置研判,應在創校初期即有。其建材為紅磚,不加任何裝飾,令人有種厚實、古樸的感覺,是台北科技大學目前僅存之二層仿歐式古老建築,亦為台北市市定古蹟,實屬難能可貴。

「紅樓」面積三四二平方公尺,原作為書庫之用,迨民國三十九年學校另建圖書館後,騰出供教授居住,直至民國四十三年工專新村落成後,才空出此屋。民國四十五年將「紅樓」作為防護團辦公室,民國四十七年二月,改為倉庫之用。直至民國五十二年,又將「紅樓」作為辦公室之用;民國七十二年,改由保管組使用。
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將此屋轉交學生輔導中心管理,並徵詢各方意見後,命名為「思賢樓」,輔導中心也特別訂定了一套使用及管理辦法,提供全校師生們做為談心、言志及心靈溝通的場所;民國八十年暑假,將「紅樓」重新裝璜並安裝音響設備後,愛樂社師生們時常在此舉辦活動,使得「紅樓」裡仙樂飄飄處處聞。
民國八十六年將「紅樓」做為陳列校史資料用,「古蹟」與「校史」暉映,相得益彰,回顧這曾經伴我們走過無數歲月的歷史,展望未來,期能永垂不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n Pin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